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之称。为了治理呼伦湖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当地投资13.15亿元上马了呼伦湖生态环境治理一期工程,然而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近日,据《法制日报》报道,呼伦湖治理后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但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氟化物指标却不降反升,水质仍为*差的劣五类,不适宜饮用。
花13.15亿元治理湖泊,这样的投入规模并不算小了。然而,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呼伦湖依然深陷污染的泥淖,重现一汪碧水看似依然遥遥无期,这样的结局,令当地民众深感痛心,也让外界疑问重重。
图源 法制日报
13亿治污为何看不到成效,当然有其客观原因。此前,呼伦湖周边的开发和过度放牧等活动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退化。而上游的连年干旱,使得呼伦湖水位持续下降,影响了水体自净能力。不过,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呼伦湖固然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关键因素。相关治污工程组织无序,混乱无章,才是导致湖区环境持续恶化深层次原因所在。
从相关报道可知,呼伦湖治污工程存在诸多问题。
治污进展缓慢。早在2016年7月,“*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就指出,呼伦湖综合治理方案经国家批复后,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2016年至2017年实施方案”。但督察组于2018年6月开展“回头看”时,“责任分工及项目前期资金尚未落实,各项工作进展缓慢”。其中,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实际仅投640万元。
治污过程缺乏有效协同推进机制。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对自身承担的多个水利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职责、任务一无所知,向督察组提供的汇报材料只有简单的一页纸”。上级部门稀里糊涂,下级虚与委蛇,治污难免沦为走形式。
治污监管和考核机制一片空白,管理办法随意。“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有关监管单位利益,不惜大幅调整项目建设内容”;有的“甚至仅凭某个研究单位的个别*意见,就彻底变更技术路线,工程项目擅自调整,任意变更”。而对于这些擅自调整,任意变更等违规行为,却无人过问。
公众参与基本缺位。政府治污,主要关注湖泊本身。但当地民众并不认同,他们质疑,“我们在湖边的确没有看到什么厂矿企业,但是周边的地下水和几条河流都与呼伦湖相通,在这些河流附近开矿建厂,就不会对湖水产生影响吗?”然而,这些意见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当地民众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
无人机拍摄的呼伦湖 图源 新华社
呼伦湖治污的困局并非孤例,现实中,类似这种花大价钱治污,却收效寥寥的个案其实为数不少。一些地方投入庞大的治污资金,效果不甚理想。要么污染恶化的局面并未扭转,要么虽然有短期效果,但污染很快卷土重来。甚至,有些环保投入以治污之名投向了形象工程,非但不能达到治污目标,反而对环境造成破坏。
治污并非一蹴而就。环境污染的治理,既要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投入,也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如果有高效的管理和监督,即便花费的资金不多,也能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实现资金的*大利用效率,给当地的治污提供强大支持。相反,倘若管理和监督低效,组织混乱,那么投入再多人力物力也只会成为无底洞。就如呼伦湖治理一样,如果未来还按照之前的模式,就算再投入13亿、投入更多人力,关键问题不解决,恐怕难有成效。
本文转载自见能源之新,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